梁可庭 朱孝榮
以“新”促興、向“新”而行,郴州資興市依托東江湖的一湖碧水,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123”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文旅康養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大數據兩大主特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裝備、新能源、綠色食品加工三大重點產業)。12月17日至20日召開的資興市兩會上,產業體系的新變化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
資興已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今年以來,隨著“玩山張家界·游水東江湖”導流活動舉行,越來越多的韓國旅行社將目光投向郴州。據了解,資興已迎來30余家韓國旅行社實地探線,已累計接待境外游客1.61萬人次。
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資興加快打造文旅新場景。其中,子兮如斯文化行館、嘉華國際城服務中心基本竣工,東江湖(北)游客集散中心、長盈頭綜合港即將運營,東江移民博物館、五嶺農耕文明博物館等場館煥然一新,東江灣首艘新能源游船順利下水,15個重點文旅項目基本完工、完成投資11.25億元。
提質升級的白廊沿湖風光帶、東江湖景區門樓公園、小東江東岸線入口、東江花月夜碼頭,成為市民游客休閑打卡的好去處,東江灣獲評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資興還強力推進“鐵腕治旅”專項行動,高效處置違法違規涉旅行為,有效提升旅游體驗感和滿意度,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增長11.5%、旅游綜合收入增長11.7%。
抓園區、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資興的新材料(有色金屬)、現代裝備(電子信息)產業已成功邁入百億產業行列。產值億元以上企業達73家,百一環保、銀泰科技等6家企業產值突破十億大關,華信稀貴年產值突破30億元。拓道新材料、易信科技等11個億元以上項目進展順利,其中,金磊南方水泥易地搬遷一期、用戶側儲能二期等4個項目順利投產。
8℃至13℃,這是東江灣河水夏日里的溫度,卻催生出大數據中心的熱度。今年以來,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新增機架1萬個,建成機架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5倍;IDC租賃收入1.9億元,增長5.6%;帶寬收入3.7億元,增長5.6%;算力交易4800萬元,增長100%。
數據活起來,科技興起來。資興大數據產業產值已達4.57億元,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被列入湖南重點打造兩大綠色智能計算產業重點算力集群之一。
資興還加快提升科創能力。鈉電池研發中心揭牌成立,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資興工作站建成運營,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新型研發機構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23家,慧華電子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資興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3.25%、技術合同交易增長122.92%、研發人數增長10.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42.8%,資興市科技專家服務團獲評省級優秀科技專家服務團。
發展水產業,壯大綠色經濟。東江湖蜜橘今年產銷兩旺,帶動綜合產值突破12億元,創歷史新高。資興率先推廣氫能培育植物發酵酸技術,新建辣椒加工標準車間3200平方米,復種碑記原種辣椒700畝。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生態農業,統籌推進東江湖“魚、果、茶、菜”,全市農林牧漁綜合產值達72.52億元,“東江湖剁椒魚頭”榮獲中國中部農博會金獎。